序 言
来源:《岑溪市革命老区发展史》作者:时间:2021-08-20岑溪历史悠久,距今五千年前已有先民(西瓯人)生息繁衍。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南平百越后置郡,岑溪属南海郡,秦末汉初属南越国,唐至德二年(757年)置岑溪县,岑溪自此得名。
岑溪山清水秀,气候温和,河流纵横,地藏瑰宝,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所生产的八角、玉桂、三黄鸡、花岗岩享誉国内外。
岑溪人民勤劳、朴实,又富于创造精神。在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岑溪人民又是坚强、勇敢、富于斗争精神的。由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岑溪也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广大劳动群众仍处于被压迫剥削,受欺侮的地位,过着饥寒交迫、贫困不堪的日子,饱受兵灾匪患。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给近代饱受战乱、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送来了光明和希望。岑溪人民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运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49年12月初,岑溪全境解放。岑溪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和全面建设的时期,城乡建设和人民生活等方面得到了很大改善。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岑溪人民昂首阔步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岑溪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勇于开拓,大胆探索适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子,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开展外引内联,吸引外资,发展三资企业和乡镇企业。1992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岑溪召开全区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人民日报》在报道这个会议时把岑溪誉为“广西的深圳”。全市乡村和城镇建设,交通等设施建设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岑溪市按照十八大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制定了《加快建设桂东南副中心城市,在新起点上推进“富民强岑”新跨越》战略,以人为本,从严治党,围绕目标任务,抓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较好完成“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目标。到2020年底,全市经济社会迅猛发展,顺利完成脱贫目标任务。全市城镇居民年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18772元增加到36043元,农村居民年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 5829元增加到17323元,农民收入增长超过城镇居民。全市跨进全面小康社会行列,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大增强。
《岑溪市革命老区发展史》为各界人士了解、宣传、支持岑溪革命老区提供一部有价值的研究史料。希望读者朋友们能从中了解并牢记这些为党和民族的利益不断奉献的老区人民,从中得到教益,汲取人生奋斗的精神动力。
?
编辑:吴泳锋
(注:图文来源于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及时予以致歉/删除。)